大清早我們抵達桃園機場,離集合時間還有很久,於是先去吃了每來必吃的漢堡王(到底哪時有新餐廳啊><),吃完到處晃發現到一個好可愛的蕃茄人像,做得超像真的,立刻跑去合照。
後來和團友們混熟後,這個合照的蠢行為被一對老公在機場工作的夫妻嘲笑:「是有那麼好照嗎?」「而且,人家明明是柿子,可不可以不要再認錯了…」orz
飛機飛了13個小時,就在我以為雙腳快要失去知覺時,我們終於抵達法國。領隊說,戴高樂機場是個螃蟹狀的設計,非常容易迷路,所以我們也沒敢趴趴造。以下是2005年機場的空攝圖。
望著寫上打了重音符號的各種告示牌,嘩,我的夢想成真了!
和陪伴我們多日的遊覽車合照
我們的司機名叫Christien,是位喋喋不休的中年先生,旅途中不管是遇到糟糕的交通、莫名其妙的地圖,他總有一番好抱怨的,但當他不說話時,又像很多法國人外表一樣冷漠嚴肅。也好在旅途不夠長,否則他的風流韻事快被八卦領隊爆光了。
一上車領隊先宣布了不好的消息:羅浮宮正蘊釀要罷工,這算是一種法式歡迎嗎?第一天就讓大家見識一下法國名產!車行經間,不知不覺已來到香榭大道,道路兩旁林立著隨手一指都可列為名勝古蹟的建築物,比起亞洲的都市,歐洲人像是以現代的方式在古老的環境下生活著,毫無隔閡。
而遠處,正是赫赫有名的凱旋門!
冬天的巴黎天氣很像台北,遠處斜斜照射的陽光是令人驚喜的,不過冷風呼呼吹,氣溫大概只有10度不到,一下車就冷得有點打哆嗦。法國人都跟我們一樣穿著大衣圍了圍巾。
大伙兒到處尋找最好的拍照角度,我則一如往常觀察著來往的行人和車子。即使像凱旋門這樣雄偉的建築物,在當地人眼裡依然是這麼平凡的存在,車子在門前的圓環穿梭,行人只眷戀著心中的去向或路邊的歇息長椅,我想對他們喊叫:「嘿,這裡有這麼美麗的東西!」想起台北的古南門和車流,可是當時站在那裡,我卻感到突兀的陌生。
因為在附近繞太久,一方面也是冷得有點蕭索,我沒有真的走到門下。那,來惡補一下歷史吧^^|
凱旋門是歐洲一種象徵勝利的建築物,始見於古羅馬時期,光巴黎就有兩座,較大的這座由拿破崙於1806年下令興建,以紀念他在在奧斯特利茨戰役中大敗奧俄聯軍。由於建造工程時而暫停,巴黎凱旋門花了30年才建好,而拿破崙終生不曾見到完工的凱旋門,他的遺體於1840年由戰敗的軍隊護送通過門下。
巴黎凱旋門高49.54米,寬44.82米,厚22.21米,中心拱門高36.6米,寬14.6米。在凱旋門兩面門墩的牆面上,有4組以戰爭為題材的大型浮雕:出征、勝利、和平和抵抗,其中包含法國著名雕刻家弗朗索瓦‧呂德(Francois Rude)所雕刻的《1792年志願軍出發遠征》,也是法國國歌《馬賽曲》的前身。
凱旋門斜前方有地鐵站出口,名字就叫凱旋門站。
停歇在路旁行人椅上胖嘟嘟的麻雀
遊完凱旋門,我們瘋狂趕往羅浮宮。羅浮宮建於12世紀末,查理五世Charles V是第一位將它作為王宮的國王,之後歷經了法蘭索瓦一世François I、路易十四Louis XIV、拿破崙等多位國王的改建與收集藝術文物,羅浮宮於法國大革命期間首次以博物館方式對外開放,並於1981年正式設為博物館,邀請華裔建築師貝聿銘設計位於中央廣場的透明金字塔建築。老實說,因為都屬於透明藝術建築,我常誤以為透明金字塔就是龐畢度中心^^|
作為羅浮宮的主入口,這趟千變萬化的藝術之旅,起點便令人萬分讚嘆。整個透明金字塔是以大量的鋼筋和鋼釘撐起一片片玻璃維幕,外表輕巧,內部卻明顯看得出現代工藝的高超技術。
但是,我們看到了金字塔,卻再也無法前進,罷工開始了。
to be continued….